产品评论 / 新闻发布
pic16 2020-08-18 22894
本文转载自微博@新声域发烧音频, 版权归作者所有。(本转载如果有影响到作者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,谢谢!)
文章正文:
——Enyo
今年在深圳发烧展上第一次见到乾龙盛QA390,当时大排长龙的场景记忆犹新,当时的390还是样机没有最终定型,但是一耳朵就已经完全震撼到我了,今天终于拿到这台正式版的的390,迫不及待用手头各种设备试了个遍,深感这是一台给出发烧新定义的产品。
作为玩过三台qa361的忠实用户,乾龙盛这个品牌给我印象非常好——强大推力、精准控制力、纯净背景、中正大气,直男最爱工业风、极简主义系统等等都是我对乾龙盛的评价,这次的390,我认为延续了乾龙盛的风格,甚至是乾龙盛风格的集大成者。
【集大成者】
390的设计理念,是设计一台真真正正的一体机,何为“真真正正”,就是你可以除了耳机或音箱,不需要载接任何元器件。传统意义上的“一体机”,大部分还是指解码+耳放/前级两部分,享声新品A1虽然可以做到数播+解码+耳放,但就连官方自己的定位也还是以数播为主,解码和耳放部分更多是出于方便烧友应急所需的考虑。
而390则是从设计理念上就是冲着一体机去的,为的是给不懂搭配或者空间/预算有限的普通烧友提供一台“一步到位”的机器。用户可以不用折腾电、线材、搭配等,而这里面任意一个单独拿出来都需要投入大量财力精力和学习成本。所有一切工程师都事先调教好,你要做的只是插上自己的耳机,就可以品尝到最原汁原味的“乾龙盛味道“
你可以从多个方面去解释为什么390是一台集大成的机器。首先最显而易见的,这是集合了数播+解码+前级+耳放+内置电源的超级一体机,同时将体积缩小到7寸披萨盒的大小。其次是接口万花筒,前面板耳机输出兼容市面上除了3.5pro和双三芯卡侬之外的所有插口,同时单端平衡俱佳,不存在买一送一的情况,这点也是延续了361的良心制作;后面板依次是rca/xlr前级输出各一组,同轴输入输出各一组,光纤输入输出各一组,USB手机/pc各一组。
390几乎涵盖所有玩法——
1.你可以把它当作播放器,插上任何耳塞直接听,注意,是“任何“,无论是什么插头,390几乎都可以满足,无论有多难推,因为390已经完全是台机级别的播放器了;
2.你可以把它当作数播,自带同轴/光纤/USB输出;
3.你可以把它当作解码,同轴/光纤/usb pc/usb phone/蓝牙多种输入,rac/xlr输出
4.你可以把它当作数播+解码,接驳更高级的耳放;
5.你可以把它当作数播+解码+耳放或前级,直接接入耳机或有源音箱或者后级;
6.你可以把它当作蓝牙远程播放端直接播放手机里的音乐
……
可以说,万花筒390几乎适配绝大多数玩家使用场景,而乾龙盛也为每种场景认真做了调教,事实上,没有哪个功能像是附送的。
【声音】
T1mk2:390下,T1二代基本可以充分推开,没推满的T1,会有声场打不开、齿音等问题,390下,T1的声场打开到足够大的水平,横向声场的扩大较为明显。同时齿音削弱,低频响应速度、力度、下潜均有提升,使得T1在保留原有中正均衡的拜亚味的同时,增添了几分乐感和情感。
Hek V2:390下的hek v2,发挥出九成实力是没有问题的。hek V2出色的解析和顺滑、活泼灵动的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。与我手头的小不点300B对比,除了声场还是略小了一小圈,其余已几乎没有差距。而前者,是重大四十斤的纯放,个中取舍全凭各位。
Sendy audio aiva,这款比较冷门的平板大耳,虽然并不难推,但是却依然吃搭配。在普通前端上,会显得有点糊,是一支流行调音明显的大耳,但在390下,黑美人变得竟然变得通透清亮,女声毒性更上一层楼。这是本次评测中我最惊喜的点,黑美人就是这样一支耳机,用啥听都觉得不错,但总有一些出乎意料的设备会带来耳目一新的惊喜,上一次是在新声域蹭听的塞尔维亚五万级胆机,这次,是390。
Oriolus 山鹂。毫无疑问,390把山鹂喂得饱饱的,声场大一圈,山鹂最大的不足下潜问题也得到很好的弥补。值得注意的是,390在全高增一下推山鹂会有轻微底噪,但考虑到390毕竟还是应该归类到台机,推力巨大的代价是不可避免的底噪,加之中增益下已完全足以应付几乎所有塞子,也算是瑕不掩瑜吧。
Elac AM180,一对5寸有源音箱,本人箱子玩得少,不过多评价。十分明显的感受是,390前级接入箱子,细腻度和控制力都明显提升。
可以看到,390还是延续了乾龙盛一贯的风格,推力巨大的同时,控制力精准,感受基本上都是声场明显大一圈,声音更细腻。
【不足】
1. 390开创性地创造了“移动台机”的概念,但所谓移动台机,不可避免还是会带来一些尴尬处境— —“比上不足比下有余”。跟随身比,块头太大,跟台机比,终究还是一台定价不到9千的一体机,跟正儿八经的分体系统还是有差距。就看消费者的需求了。个人的理解,390不是去比上或者比下,而是填补了一块空白,提供了一种选择,仅此而已。还是那句话,适合的才是最好的。
2. 远程控制不够理想。虽然390配备了遥控器,但是选歌比起hiby link那种手机端直接选歌搜歌的模式,还是落后了些。加上390的屏幕是面向天花板,几乎不可能在不接触390的情况下选歌。建议将屏幕部分做成可翻起一定角度的形式会更人性化。
3. 不能作为纯放模式。可能乾龙盛有自己的理解,但是在一台如此“万花筒“的一体机上,耳放部分不能独立工作还是有点逼死强迫症…
【总结】
如果你不懂或不想折腾各种周边和搭配,如果你大耳、塞子兼顾、如果你空间有限、如果你经常出差、床头欣赏,如果你经常折腾各种耳机耳塞,那390绝对是首选且没有之一。390提供的是一种万金油式的概念——最少投入,最省心的搭配,最万能的搭配和使用场景。
大家好,乾龙盛首款积极拥抱流媒体音乐的HiFi便携解码耳放(手机小尾巴)MC01/MC01se已经上市。我们是如何在这么小体积下做出高密度又有重量感的声音?MC01与MC01se又有什么差异呢?详细内容可以移步淘宝查看:https://it...
2022-07-12 6517
双十一前夕,半烧在2021《器材年度鉴赏&剁手指南》一文里就说到,乾龙盛的QA390LE是“目前可移动式数播(如果你能接受它列入随身领域也行)中,目前素质最高的,没之一。”要定性一台机子“没之一”,对内,是一份笃定;对外,是一份勇气...
2021-12-28 6404
接上一篇,继续放年度便携播放器QA390LE的大招~上篇没看的,点这里>>>>>>传送门QA390LE+EmpireEarsLEGENG EVO作为数播大招的出场搭配,自然不会是平庸之辈...
2021-12-28 6128
如果今年只给我一万多的预算,然后只能买一台前端,不限制体积的话,那么毫无意外,绝对是这台乾龙盛的QA390LE。作为一个被疫情隔离过的人,已经逐渐宅化,对随身便携的需求已将至最低,加上体积换音质的定律,以及一点点可移动性和无电源线化的需求,...
2021-12-06 6900
具体比较大的几个修改部分: 1.全局时钟∶升级到AS338,抖动由88fs降低到38fs,听感上大幅改善低频质量,大气磅礴的低频厚重感让人印象深刻。 2.电源优化∶补偿超级电容的频宽,降低内阻,加大数模电路的电源隔离,改善声音的动态、延展性,提高通透度。 3.模拟电路∶重新优化,声音密度与细节进一步提高,场面更加开阔,声音的层次感、三维立体感、空间感刻画得更好。 4.蓝牙升级∶支持更多编码格式,优化设计,重整时钟与数据,升级后仅仅蓝牙输入的声音就超过普通版内部播放。 5.重新调音∶通过调音让声音尽可能接近限量版。
2021-12-06 8057